查看原文
其他

“您的孩子,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的责任”| 头条

2018-04-03 马骉 新校长传媒
第 011 篇

由于种种原因,家校间原本应该肩并肩同向而行的合作关系,却往往被面对面的对抗关系所取代。


我是一所即将启航的学校校长,几个月前我们创校团队开始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新学校第一届学生的家长会怎么开?

经过反复的酝酿和商议,我们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答案,家校合作要有新构想,家长会也要有新突破。

于是,我们启动课程思维,要求自己用心立意、用心设计、用心实施并用心反省,力求达成我们的预期目标。

我们更换了会议的名称,定名为“家校面议会”;给会议定了个主题为“您的孩子,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的责任”;在会议时间的安排上留有充分的时间,给会议的另一个主体学生家长表达他们的意愿和建议。同时我们还特别强调了,家校双方要着正装准时到会的要求等。总之,我们对这次“家校面议会”作了特别精心的设计,也特别期待能产生我们要的效果。

但随着会议的临近,我们的“两个担忧”越来越沉重,一是担心家长们会因各种原因导致迟到甚至缺席,影响会议的效果;另外担心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手机铃声会此起彼伏,影响会议的氛围,从而给以后的家校合作带来不良的暗示。


我们在会议前三分钟特地提醒家长们,面议会将在三分钟后准时开始,并请各位家长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或关闭手机。但没有想到的是,在会议前两分钟,所有的家长都到了,于是我们临时加了个开场白——“各位家长,我们为我们无辜的担忧而向大家道歉,我们的第一个担忧随着所有家长的准时到达而放下”,家长们面色自信而欣然。

随后在五十分钟学校办学方案讲解和五十分钟家长表达意愿和建议的时间里,居然没听到一声手机的铃声,于是我们又临时加了一段结束语——“各位家长,我们再一次为我们无辜的担忧向大家道歉, 44 33860 44 14939 0 0 2394 0 0:00:14 0:00:06 0:00:08 2995着九十分钟安静有序的会议时间过去,我们的第二个担忧又放下了。我们承诺,我们会在第一次学生集会时,将今天我们‘两个担忧’放下的事,郑重的告诉你们的孩子,告诉他们什么叫守时,什么叫修养,什么叫父母的职责,什么叫无声的课程”。


第一届学生的第一次“家校面议会”给了我们不少意外之喜,欣喜之余,也给了我们重新认识、重新构想和重新实践家校合作这个学校管理重要命题以动力和启发。


构建“互信、同向”的新型家校关系


家长是办学最为自觉、最为主动和最为丰富的资源,学校理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但现实并非常理认定的那样简单,由于各种原因,原本应该肩并肩同向而行的合作关系有时往往被面对面的对抗关系所取代。

深刻地反思各自的缺位,真诚地表达各自的心愿,坦率地承担各自的责任,并由学校设计合情合理的合作规划,构建“互信、同向”的新型家校关系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家校的利益是趋同的,孩子是家长永远关注的焦点,孩子健康的成长是家长最大的心愿,学生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培养他们一辈子有用的核心素养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利益共同,价值趋同,家校就有互信的基础,同向的必要。

黑格尔说过,“熟知”并非“真知”。一切理所当然的东西都逃避了理性的反思,反而成为一种盲目的东西。

“家长会”这个一直被沿用的家校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很少有人去反思它的合理性和合情性而成为一个“盲目的东西”。这个方式其实意味着学校强势,家长弱势,学校主动,家长被动。这样的方式强调的是学校单向度的讲解、布置和要求,长期以来家长已经习惯被召唤、被布置、被听取。

我们对此作了深刻的反省和重新的定位,提出了“家校面议会”的概念,它体现的是家校关系是利益共同体,强调家校的平等关系,明确的是家校互助的责任,“面议会”主要是就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家校双方坐下来,在学校的专业引领下作充分的沟通和分析,实质上它是个家校合作的商议平台,共享平台和决策平台,它体现家校合作的新机制、新形式和新途径。


各司其职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强调家校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非说明合作的无限性。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合作,家校双方必须是有限的合作并需明确各自的责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合作,但需要设定一点的界限,明确各自的职责,两者不可越位甚至替代。

孩子是家长永远的孩子,学生是学校暂时的学生。

就关系而言,家长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感性而复杂;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理性而综合;

就时长而言,家庭教育是全程的、终身的,尤其是孩子生命的萌芽期和初始期都在家庭中滋养度过,意义非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比学校教育大得多、长的多,家庭给孩子的是质地和本色;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暂时的,虽说学校既要着力于学生的当下,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但学校的教育时长就这么几年,对学生每个个体的影响确实是有限的;

就侧重点而言,家庭教育侧重习惯的养成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侧重于智育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上;

就方式而言,家庭教育更具个别化教育的可能和条件,对孩子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只有家庭才能实现,家庭教育往往是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个性化、特殊化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大的优势。

学校教育适合公共的群体性教育,对每个学生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教育无法达到家庭教育的程度,它对学生个体的针对性教育是有限的。

任何希望把孩子全盘托给学校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推脱行为,任何希望把学生成长的责任大包大揽的做法更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行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工不同,各有职责。家校合作必须是各司其职基础的通力合作。


家校合作必须由学校引领


家校各司其职是必须的,家校合作共赢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合作一定是在学校引领下的合作,因为相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具专业性。

学校的管理者是经过一定专业学习和培训后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士(校长和其他管理者有岗前培训和任中培训),教师更是经过师范大学专业学习和系列培训的专业人士,不光具备学科教学教学能力,也应具备主导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素养,相形之下,家长、社区、社会其他机构无论从时空、专业来看,都无法与学校的优势相比。

而家庭教育尚未有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职后培训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父母这么重要的角色大多是凭经验和感觉扮演,极缺专业性和系统性。

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发挥专业的特长,引领家庭教育按教育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让家长清醒家庭教育的现状,清楚家校各自的职责所在,清晰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从而让更多的家长尽快成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家长。

家校合作的原则、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及合作的组织架构都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要与家长充分商议和沟通的基础上用心规划和实施的。

学校在用专业的眼光、专业的预判、专业的方案设计和专业的组织实施基础上,要特别关注家长的职责权利的运用和保证,要确保家长充分表达对学校关乎学生成长的重大决策的参与和建议权利。

这个过程是家长认识学校的过程、参与管理的过程,也是认同内化的提升过程,同时学校管理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的主动性、丰富性和便捷性,合理地架构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路径。

可以考虑从家长资源的特点来架构“家长协助管理中心”、“家长教学资源开发辅助中心”和“家长自治管理中心”,尤其是“家长自治管理”要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和引导,让家长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开发自身资源,适当引进针对性强的指导性资源,精心组织、悉心管理,形成相对完整的家长培训课程体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无专门学习专业培训的缺憾,让更多的家长合格,让不少的家长优秀,让家校合作更有效益。

好的家校关系一定是利益共同体,也基本是管理共同体,更应该是学习共同体,只有家校真正意义上构架这三个层面的共同体,形成“互信、同向”的良性局面,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美满幸福才有保障,学校的办学价值才能充分彰显。


特约作者


马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



本文为“新校长传媒”独家稿件

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更多“专栏”文章 

李镇西:教育如何从根源上铲除不平等的土壤?

万玮:教育因果论——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邱华国:校长理应是书生

李海林:用我40年的教育经验,谈谈学校工作计划为什么没人看


责编丨张光



 新刊速递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预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